綠色公民行動聯盟_垃圾政策研究會召集人 陳建志
2004/4/1
案例:民眾反映后里焚化廠最近產生臭味、濃煙、民宅牆壁油球(漂浮物)
—台中縣后里鄉公所陳義貞鄉長
最近兩、三個月來參與由環保署焚化爐興建工程處(簡稱「興工處」)邀集各界召開「民眾參與大型焚化廠操作管理監督要點草案公聽會」三次,在觀察來自地方、中央官員、地方社區居民代表、學者專家、民間環保社團的對話溝通過程中,有些參與感想借這次「綠訊」出刊的壓力,嘗試整理出來與綠盟的會員及朋友分享與對話,期待看完本文後續的內容能激發大家一起來思考面對台灣輕忽焚化廠管制的問題。
先交代一下為何會有這個系列的公聽會(前後已經開了四場),以作為我們後續討論的基礎。從環保署興工處所擬的實施要點第一條開宗明義說:本要點的目的「為利民眾參與監督垃圾焚化廠營運,提升其操作品質,以維護民眾健康及環境品質,特定定本要點。」;但實情是因為去年興工處在立法院審查環保署的預算時,立院環衛委員會的立委對一直堅持繼續興建焚化爐的興工處不滿,而做出一個附帶決議,即要求「任務編組的興工處在逐步完成所有公營焚化爐後即要解散回歸廢管處」,對此,現任處長為勇於做事或化解外界的質疑,因此便積極推動與民間及立法院永續會的對話,這當中便以對既有焚化爐管制監督問題及再檢討計畫中焚化廠的興建必要兩大問題來回應。
不過衡諸這幾個月下來的互動,我個人開始覺得如果民間沒有把握人民當家作主要求中央焚化政策翻轉的契機,加強對相關焚化爐管控的機制建立、地方輿論的經營及聯盟組織的壯大,使得中央與地方縣市政府(首長)承受較大的壓力的話,將會錯過這個替捍衛台灣廣大人民健康與焚化爐周邊居民權益的有利時機!
因為雖然主持會議的處長、副處長承認現形焚化廠的管控、分類(比如現行垃圾收集體系並沒有確實將家戶垃圾中的有毒廢棄物規劃宣導妥善的回收方式)都不是很確實,但是明確配套改善計畫的時程沒有提出、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沒來、出席的縣市環保局官員常以一些技術執行有困難等理由來迴避焚化廠監督的爭議等,不然甚至有意無意在以檢驗的戴奧辛數據合格來模糊民間提出的質疑,絲毫不覺得現行垃圾進場管制(見附件)的缺失,有何問題?!
但真是如此?!隨著台灣大型焚化爐逐年增加(現有20座),每日設計容量遠超過家戶垃圾,因此代處理越來越多的事業廢棄物。由於一般焚化廠的進場檢查只是偶而抽查且以目視法居多,一個個黑袋子內裝的是什麼,誰曉得?!現行由於實施要點查獲違規並沒有罰則,加上導致焚化爐產生戴奧辛的機制(即含氯的物質、金屬催化、為發電導致戴奧辛於適當溫度再合成等)並沒有被正視,也就是透過加強宣導正確的垃圾分類方式與不配合的危害性、搭配適當的分選前處理設備、廚餘回收處理設施等來降低焚化廠產生重金屬及戴奧辛污染。
因此,我突然覺得這樣鼓勵民間參與焚化廠監督的變革,美其名納入了民間的參與減少了外界黑箱作業的質疑。但仔細探究,充其量只是更加重焚化爐周邊居民及關注焚化爐問題的民間團體的工作心力,對結構上改善焚化爐周邊居民權益及避免焚化爐產生過多的污染進入食物鏈一事,並沒有太多的改變,因為源頭管制(包括家戶及事業體)與導正資源錯放變成誘發世紀之毒戴奧辛產生的機制並沒有提前啟動,這樣的操作只會讓官員、焚化廠操作廠商及民間都忙得團團轉,對大局的改變影響有限!
而更不幸的是,許多現行運轉的焚化廠就位在食物受環境污染擴散的敏感地帶,如魚塭、乳牛生產區、飲水、蔬菜農作等,由於輕忽,這使得整體社會未來所要付出的代價,如健保支出等,很難評估。
由於近五年民間反焚化爐的聲浪加上持續的減量回收推動,台灣很有機會從焚化爐為主的體系社會(百分之九十)快速進展到後焚化時代,化危機為生機。但目前這個時機我們如何掌握?我們嘗試提出以下行動:包括藉由訪調蒐集各地焚化爐受害居民的心聲發出以及督導地方落實配套機制(如我們要推動的有機資源報以及串連焚化爐社區在地發聲工作坊)縮短採取焚化處理過渡期間的污染風險。很希望居住在焚化爐周邊社區的民眾、有正義感肯為捍衛好山好水不被隨意污染破壞的朋友們,能和我們一起來研擬對策與行動,期待大家的回應與參與。
網頁: 危機與生機——談輕忽的焚化廠管制問題與焚化爐政策檢討 ↗